工商時報【文╱王奕勛】人臉辨識是近年最受關注的熱門科技,特別是在現階段AI與硬體的幫助下,實用價值更提升。全球科技巨頭諸如Google、微軟、Apple、IBM、Facebook、Intel等都將人工智慧視為下一個技術引爆點,紛紛砸入巨額投資展開研發與競爭。從中國人工智慧市場結構上看,將快速實現商業化部署以及與智慧城市建設協同發展。然而在面臨全球智能產品和應用大量湧現,一批領軍企業快速成長,台灣企業準備好了嗎?台灣屬淺碟型經濟,先天內需市場小、規模有限,對外貿易依存度高、產業價值系統面臨多元挑戰。因此,台灣要在下一波的智慧革命中取得機會與優勢的關鍵在於;政府如果能將新創企業資源整合,形成試驗區的概念,創造領先契機綜效,突顯台灣的軟體實力價值,觸及系統與服務平台的核心技術,進而逐漸形成創新智慧應用的生態體系。更重要的是,政府必須藉由人工智慧人才的培育與養成,建立AI供需產學媒合平台、發展AI創新應用場域,促成AI國際聚落成形,如此企業才能延攬與留住核心軟體人才,強化與國際市場的連結。另一方面,AI為落實到每個領域,終究需要整合產品的關鍵零組件、系統組裝、軟體介面、服務設計的產業價值鏈,發展技術共通平台加速產業應用及推廣就顯得相當重要。至於影像分析技術所帶來的兩大價值,像是垂直應用於行動裝置、車載應用、安全監控、工業應用、生物醫學、物流及機器人等領域,以及解決問題,主要是缺陷檢測、圖像分割╱邊緣偵測、動態分析、位置或方向分析等。目前,影像辨識已可實現人臉辨識、入侵者偵測、車牌辨識及排隊管理等功能。跨界的溝通與整合、以及硬體製造思維,向來都是台灣產業上的弱點,這是必須要克服的關鍵。回顧先前「物聯網」、「雲端」、「金融科技」等等的熱潮,讓許多人樂觀看待,但卻沒有辦法很精確地討論問題核心,導致流失許多與國際競爭的優勢,台灣產業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,如何提升產業升級能量值得企業省思。未來所需的視覺辨識技術將有所不同,具有技術能力的學研單位及新創公司的影響力會提升,同時提升對視覺辨識等人工智慧技術的掌握度,將吸引更多的國際大廠合作、收購或投資策略布局,以維持台灣在既有產業領先的優勢。同時更要在技術和服務模式上有所創新,才能在百萬家爭鳴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gjghjdghf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